热线:010-65862969English
技术简介
EDV湿法洗涤是一种非再生型烟气湿法碱洗技术,可同时脱除烟气的SOx和颗粒物。该工艺使用碱性溶液作为吸收剂,采用模块化的烟气净化流程。目前该技术在国内有75套业绩,其中70套应用在炼化企业的催化裂化装置上,三套用在动力站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处理和两套MTO甲烷制烯烃装置烟气处理上。
EDV湿法洗涤系统的技术优势:
(1)1.使用特定形态的喷头,喷出的液滴粒径大,具有穿透力,与烟气充分接触,脱硫效率高;液滴不会被烟气带走,降低了烟气拖尾的可能性;
(2)不产生酸雾,不腐蚀和阻塞洗涤塔;
(3)安全可靠,即使在上游装置发生故障时,如高温工况和跑剂工况仍能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4)结构简单,压降小、除尘效率高、能耗低,设备器壁不容易结垢,能实现长周期运行;
(5)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易实施。
技术简介
M·Dwave逆湍喷流技术是一种湿法洗涤技术,该技术包容性强,可同时去除SO2、SO3、HCl等酸性气和颗粒物、汞等,处理酸性气时的吸收液为NaOH溶液等;稍加调整即可去除硫化氢,或可将SO2氧化制酸。
M·Dwave逆湍喷流技术的技术优势:
1.洗涤液循环量大,吸收效率高,脱硫效率可达到99.9%以上。外排烟气SO2的含量低甚至可达到“零”的排放要求;
2.采用特定规格的大口径喷头,不易堵塞,运行周期长;
3.洗涤塔和循环槽一体化设计,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可在烟气处理的同时实现排液COD达标,废水量很低,一般在1m3/小时以内;
4.操作弹性较大,可在30-130%的烟气波动范围保证排烟达标;
5.可在上游装置开停工条件或其他特殊工况下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对于像硫磺回收装置的尾气处理,可处理SO2浓度波动到20000-30000mg/Nm3的工况到达标排放。
技术介绍
双氧水脱硫技术是以(双氧水)作为吸收剂,与SO2进行反应,反应的终产物为硫酸,该技术主要用在制酸行业,如经常用在制酸装置下游。
SO2的排放浓度可低于50mg/Nm3或按要求更低。
M·HyPerO 双氧水氧化脱硫的技术优势:
1.针对SO2排放不达标的已建制酸尾气脱硫装置,可以一次性提标达标,且保证酸雾≤5mg/m3;
2.无废水产生,副产品稀硫酸可用于自用或者销售。
技术简介
M·Sorb二氧化硫回收技术是一种可再生尾气/烟气SO2回收技术,该技术采用吸收剂将烟气中的SO2吸收并回收利用。
所采用的吸收液是一种专有的有机溶剂,将烟气中的SO2吸收,被溶剂吸收的SO2通过加热、解析得以回收,同时溶剂再生。该技术回收的SO2浓度可达到99.5%(干基)以上,完全可以满足例如克劳斯制硫磺装置、制酸装置等装置的原料需求。
M·Sorb工艺装置的主要生产单元有:预洗涤系统、吸收系统和溶剂再生系统。
M·Sorb二氧化硫回收的技术优势:
(1)SO2排放指标满足甚至高于国家标准且无酸雾产生;
(2)不影响上游装置的正常运行,并可解决上游装置开停车时的达标排放问题;
(3)可以完全代替克劳斯制硫磺装置的传统尾气处理装置(如SCOT装置,尾气碱洗装置等),SO2回收率高,流程短,能耗低,不使用催化剂,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
(4)可以处理烟气中多种含硫污染物,如H2S, RSH, COS, CS2等;
(5)无需焚烧炉,不消耗燃料气;
(6)所造成二次污染极低,可产生副产品SO2气体用于硫磺或硫酸装置的原料,具有经济价值。
技术简介
M·SulfurP湿法脱硫技术废酸回收技术,将各种含硫废气中的硫化物转变为商品级的浓度约98%浓硫酸回收利用,有效避免了环境污染并提高了装置效率。
该工艺对酸性气体组成没有限制,处理硫化氢的浓度可以从1%以下到90%以上,原料中可以含有高浓度的CO2,以及烃类有机物等杂质,也可以接受水分含量相当高的工艺气。
M·SulfurP酸气处理/废酸回收技术的技术优势:
1) 把含硫化合物的液体及气体转变为商品级浓硫酸(通常为98%);
2) 硫回收率超过99%,尾气中SO2的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工艺气体无需脱水;
4) 没有化学品或其它添加剂的消耗;
5) 没有废液废渣的生成,原料中允许存在NH3和烃类;
6) 冷却水消耗低;
7) 工艺热回收为高压过热蒸汽,蒸汽压力为5.0~6.0MPag;
8) 操作弹性范围极大;
9) 工艺简单、设备少、占地小、投资低,操作经济;
10) 具有非常高的能效,产品价值高、能耗低。
技术简介
M·Semid半干法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利用生石灰、硝石灰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作为反应剂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其他酸性气体,如SO2、HCl、HF和SO3等,同时去除高浓度的粉尘、二恶英和重金属等。
M·Semid半干法脱硫的技术优势:
1) SO2的去除效率>98%;
2) 处理后,出口烟气中的SO3低于1ppm,出口烟气中的粉尘低于5mg/Nm3;
3) 不需要循环浆液,吸收剂和粉尘处于流化状态,避免了浆液制备、储存、处理及喷淋等各个环节的堵塞问题,避免了干-湿区的腐蚀风险及管线管件处的结垢等问题;
4) 设备结构紧凑,占地小,投资低;
5) 无外排含盐废液,直接产生固废;
6) 不会产生白烟和其他有色烟羽,不会有无机盐飘落到装置附近。
技术简介
在洗涤塔前的高温烟道气中注入固体碱,烟道气中的SO3与固体碱反应形成硫酸盐大大降低SO3的浓度。这些硫酸盐以及未反应的试剂将在喷淋洗涤塔中进一步脱除。
干碱喷注SO3脱除技术的技术优势:
1)SO3去除率高;
2) 工艺简单,易安装改造,成本低;
3) 经过检测、流场模拟和调试,可使系统自动优化脱硫剂的使用率和注射位置。
技术简介
M·SCR技术是采用NH3作为还原剂,在通过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使NOx还原成N2和H2O。
M·SCR的技术优势:
(1)由于使用了催化剂,故反应温度较低,最低可低至160℃左右;
(2)脱硝效率高,可达95%以上;
(3)工艺设备紧凑,运行可靠,可长周期运行;
(4)还原后的氮气放空,无二次污染;
(5)操作弹性范围大,并且能够满足远期更高要求的脱硝标准。
技术简介
M·SNCR技术是使用氨在高温条件下进行NOx的还原,优点是无需催化剂。
此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把含有NHx基的还原剂(如氨、尿素)喷入炉膛温度为800~1100℃的区域,在没有催化剂的作用下,该还原剂迅速热分解成NH3并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
M·SNCR的技术优势:
(1)M·SNCR技术能达到30%~60%的脱硝效率;用于CFB型锅炉时,脱硝效率可达70%以上;
(2)相较于M·SCR脱硝装置,M·SNCR对于已建装置的改造工程量小;
(3)当装置不具备改造锅炉的条件,并有800 ℃~1100℃反应温度区间,且脱硝效率要求低时,可选用M·SNCR;
(4)还可提供M·SNCR和M·SCR技术的组合脱硝方案,此技术的优势是在保证脱硝效率的情况下,减少了M·SCR技术催化剂的投资。
技术简介
低温臭氧氧化脱硝技术即将臭氧注入湿式洗涤塔的入口段。注入的臭氧气体(O3)使烟气中不可溶的NOx氧化生成N2O5。经过湿法喷淋,N2O5溶于水形成硝酸(HNO3),和碱反应生成硝酸盐。
该技术不增加系统压降、也不需要对余热锅炉进行改造。在国内催化装置的烟气净化项目中已有近20套的运行业绩。
低温臭氧脱硝技术的技术优势:
(1)采用专有臭氧喷管,可实现高效的臭氧均布性;
(2)采用专有喷嘴,能够快速吸收产生的五氧化二氮,提高脱硝效率。
技术简介
M·ESNCR为增强型M·SNCR脱硝技术,还原剂为NH3,还原助剂为H2和CO等。即通过在传统的M·SNCR工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气,将M·SNCR反应温度窗口向低温方向偏移,由850~1050℃范围内降低至760~840℃,或通过调整还原剂的组分实现更宽温度范围的脱硝,从而拓宽温度窗口,使脱硝效果更加稳定。
M·ESNCR的技术优势:
(1)一次性投资,运行成本低。在脱硝过程中不使用催化剂,不存在增加系统的压力损失等其他烟气脱硝技术引起的弊端;
(2)整个还原过程都在锅炉内部进行,不需另外设立反应器;
(3)氢气的参与增加了还原剂与NOX反应的中间体(活性基元),降低其反应活化能,促进反应可以在低温度的窗口进行。
技术简介
脱除电厂、煤化工或石油炼化行业的各种湿法脱硫或钢厂冶金淬火、浇铸过程中排放的白烟,白烟中含有无机盐,夹带有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等,产生视觉污染同时对周边的生活生产环境造成危害。
技术优势:
(1)针对不同装置产生的烟气,提供不同的工艺组合;
(2)采用“冷凝(降低饱和温度)、除雾(脱除游离液滴)和升温(提高不饱和度)等”多种处理组合的形式进行设计;
(3)精细化的设计、先进的流场模拟、优化的设备形式;
(4)可同时脱除SO3酸雾(蓝烟)和粉尘等。
技术简介
我司RTO\RCO燃烧VOCs治理技术可对中等浓度或者低浓度(〈1000mg/m3)的VOCs进行高效燃烧使VOCs尤其是非甲烷总烃氧化或降解。
RTO\RCO燃烧法VOCs治理技术的技术优势:
(1)特殊的内部气流分布系统,保证VOCs 处理的效率。
(2)专有设计提升阀:精密的机械设计及加工,确保提升阀密封性。巧妙的轴承连杆设计可使提升阀经受百万次级的开闭,使用寿命长达十年。
(3)可实现一键式启动,无人值守运行,并可通过互联网提供远程在线运行控制及维护服务。
(4)既可提供填装蜂窝陶瓷蓄热体的常规设计,也可提供经济实用的填装拉西环、鲍尔环等堆装蓄热体的抽屉式设计。
(5)专业化订制:既可提供三床式、两床式RTO\RCO 的设计,也可提供介于两者之间的带切换气室的特殊设计,既保证拖出效率又减少投资和占地。
(6)撬装式设计,减少占地。
MSTN TECHNOLOGIES CO., LTD. | 版权所有 © 北京美斯顿 2002-2022 京ICP备11033894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112号
北京市朝阳区关东店北街核桃园30号孚兴写字楼A座三层